浅谈沥青面层施工中的平整度控制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级公路的建设幅度逐渐扩大,人们对行车的舒适性也越来越重视,平整度是工程质量水平高低的标志,是衡量路面质量好坏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平整度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中占20分,权重很大,路面不平整会增大行车阻力,并使车辆产生附加震动而颠簸,从而影响行车速度、安全性及舒适性。与此同时,还会加剧汽车零件及轮胎的损坏,并增大油料的消耗。同时因车辆振动对路面施加冲击力及不平整度的路面所滞积的雨水也将加速路面的破坏。随着路面平整度变化,车辆增加路面冲击力,动荷系数将急剧增加,因此,高等级路面对平整度的要求较高。
在2016年一年的沥青面层施工过程中,平整度如何控制一直是一个“待被攻克的难题”,为更好的保证工程质量,为接下来的沥青面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将沥青面层平整度控制施工经验总结如下,主要将其按新建沥青路面和已建沥青路面两个方面来分析说明:
一、新建沥青路面
1、原材料方面的控制:从进料源头控制,选用优质石材,各规格石子无混料情况,严格控制石子含泥量;选取符合“三大指标”要求的沥青。
2、拌合料质量的控制:沥青混合料的拌合质量直接影响到面层质量。级配的变化、温度的差异会导致摊铺的厚度、压实度、孔隙率的变化,这些都会影响到摊铺的平整度,因此严格控制混合料的马歇尔稳定度、流值、饱和度、孔隙率的指标及波动范围是确保平整度的首要条件,这就要求加强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和拌合质量好、稳定性高的拌合设备。
3、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①面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平整度检测,对不符合规范要求的部位进行微铣刨处理。
②沥青底面层及桥头施工时,采用“走钢丝”方式来控制结构层的标高及平整度,钢丝拉力控制在1.2KN,支杆间距在5-10m,,同时检查钢丝中间垂直度,当下垂在5mm以上时,及时调整钢丝拉力,使其控制在5mm以下,支杆放样时,专人复查标高。沥青中、上面层施工时,采用“浮动式”平衡梁或非接触式平衡梁的方式来控制摊铺厚度及平整度,平衡梁在行走时,专人检查下层表面,如有浮渣及时清理,如有堆积团物及时铲走,以免平衡梁走过后,使摊铺厚度及平整度发生变动。
③在需多台摊铺机同时施工时,采用性能良好、机械型号、振捣幅度、行驶速度一致的摊铺机,在施工过程中严禁频繁的人工调整厚度。
④碾压方式的控制,选用性能良好的压路机,在碾压过程中有专人检查指挥,现场施工严格按照试验段得出的机械组合方式、行驶速度等数据进行施工作业,初压、复压、终压路段用文字标牌明确标明,避免出现过压和漏压路段。碾压时压路机起步速度要慢,折返时自行停止,严禁制动、急停,避免对混合料产生推移。在复压结束后,由专人用6m直尺检查其刚碾压过路面的平整度,并做好相应记号,在终压前,压路机根据其所标记号,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如横向平整度较大,则横向强振2-3遍,如纵向平整度较大,则纵向强振2-3遍,以使平整度达到高等级要求。
⑤接缝处理,在施工中横向施工缝是不可避免的,施工缝的施工质量好坏对路面平整度影响很大,在沥青面层中尽量减少横缝横向接缝(工作缝),施工横向接缝一般采用平接缝,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必须错位1m以上。接缝处理面层施工完毕后,可以在已铺层顺路中心方向2~3个位置先后放3m直尺,并找出表面纵坡或已铺层厚度开始发生变化的断面(已铺层表面与3m直尺底面开始脱离接触处),然后用切缝机沿此断面切割成垂直面,切割时不得损伤下层路面,并将切缝一侧不符合要求的尾部铲除。开始摊铺前,清扫接缝处,对干燥后断面切口涂刷乳化沥青,不得在接头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涂刷乳化沥青。将摊铺机倒至接缝处,使熨平板前缘位于切口约5cm的位置。摊铺机就位时熨平板应降落到均匀放置在木板上呈现悬浮状态。摊铺机主夯锤应与旧油面垂直,纵向找平仪的左右仰角与铺装旧油面时相同,并检查各接头和运转部位,使其保持良好工作状态。摊铺机预热30~40min,使熨平板表面温度达到90~100℃(即使夏季热天也应预热)改性沥青混合料接缝处理要比普通沥青混合料困难一些,由于冷却后的改性沥青混合料非常坚硬,应想方设法防止出现冷接缝。在施工结束时摊铺机在接近端部约1m处将熨平板稍抬起后驶离现场,用人工将端部混合料铲齐后再予碾压。然后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在沥青未冷却之前切割垂直面,铲除废料并用水冲洗干净;在下次接缝时,在干燥的断面处刷沥青油,其他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相同。接缝碾压时,应先用双钢轮压路机进行横向碾压,摊铺层的外侧应放置供压路机能行驶的垫木,碾压时压路机应主要位于已压实的混合料层上,伸入新铺混合料层的宽度在10~20cm,接着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上碾压为止,然后进行正常的纵向碾压。可先用压路机静压,然后振动压实。
二、已建沥青路面
在传统的沥青路面维修中,一般采用铣刨沥青混凝土路表面,并回铺罩面。铣刨的深度和回铺罩面的厚度则视路面损坏的性质、严重性及路面结构强度决定。近几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微铣刨技术,和传统的铣刨技术相比,微铣刨作业面的纹理比传统铣刨纹理微细很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沥青耗材,提高施工期间的行车安全,增进新罩面与铣刨面的黏结效果。
——深泰分公司 李永青、董俊豪
- 上一条:论预制偏沟式雨水口的市场前景
- 下一条:全面放开建筑市场,建企可越资质承接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