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伞的孩子更需要努力奔跑
在这个就业难的社会,的确有很多不公平的就业限制条件将大学生分成三六九等,非985、211院校的学生不录取。那么,非名校的大学生真的没有明天么?我想并不是。很多人经常说,未来怎样,取决于现在的自己怎么做。这句话的确很对。
很多大学生进入一所不那么优秀的学校,对自己的标准就会不由自主地降低以适应这个环境,减少自身与环境的冲突,最可怕的状态,就是早早地给自己设定一个我只能是XXX的魔咒,然后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人生去应验这个魔咒,这恰恰是致命的。我想但凡一个成熟的人,标准来自于他的内心,心中的标准决定了他可能达成的上限。
非名校的学生如果发现自己跟所在的环境不搭,要做的,不是去适应环境,而是替换掉这个环境,构造出适合自己的环境。那些非名校的有着光明前途的人,就是有高度的自律,订立自己的标准,实施自己的计划,摆脱周围环境的影响,把自己的学校界别扔掉,把那些矫情的委屈、幻灭感、颓废姿态扔掉,以一个高标准重新定义自己开始。从而有了跟名校学生一样的竞争力。
——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 财务管理部
十多年的风来雨往,寒窗苦读,学子们迎来了这次跃龙门的机会,但是等到四年一过,才发现不是所有的学校都叫大学。正如别人所说,一开始我们输在了户口本,现在又输在了学校,赫然看到招聘简章写着只招收985、211院校毕业生!小伙伴们开始吐槽居然连个面试的资格都没有!
不得不承认,好的高校确实是一张很有力的敲门砖,作为企业招聘的HR,在面对上千份的简历根本没法一份一份的去仔细看,只能说是划个界限一刀切。在这一点上我能够理解HR的选择标准,在没见到本人之前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判断,去选择。
难道并非名校出身就真的没有明天了吗?我的答案是NO!记得以前的一个学长说过一句话,当然也是玩笑话“再牛逼的大学也有傻逼,再傻逼的大学也有牛逼”你既然不甘平庸就去努力,去奋斗。 当我们踏出校门走向社会,跟别人拼的不只是学历,更多的是能力,是学习力,是做事为人的情怀。名校毕业只是有个好的起点,并不意味着终点。没有伞的孩子需要学会奔跑,不是名校的我们则更需努力。
——欢迎来到公海手机版710 战略发展一部
- 上一条:浅谈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 下一条:与九强一起走过的日子